在混合反应区内,搅拌器发挥提升混合作用,促使泥渣、药剂与原水快速发生凝聚反应。随后,经叶轮提升至推流反应区,在这里进行慢速絮凝反应,从而形成较大的絮凝体。整个反应区能够产生大量高密度均质的矾花,这些矾花沉降速度快,却不会对出水水质造成负面影响。
图片来源网络,仅供参考
污泥循环和排泥功能是高效沉淀池的关键所在。部分污泥从沉淀池返回到絮凝池的中央反应管,通过精确控制污泥循环速率,维持反应管内均匀絮凝所需的高污泥浓度,一般污泥循环率保持在 5% - 10%。排泥过程中,刮板的两个刮臂配备钢犁和垂直支柱,在刮除污泥的同时,还能对污泥进行浓缩,提高固体含量 。
图片来源网络,仅供参考
抗冲击能力强:对进水浊度波动不敏感,尤其适应低温低浊度原水,保障处理效果稳定。
絮凝沉淀高效:通过絮凝剂、助凝剂、活性污泥回流与合理机械混凝手段协同作用,絮凝能力强,絮体沉淀速度快,出水水质稳定。
占地面积小:上升流速高,沉淀效率是普通沉淀池的 8 - 10 倍,一体化紧凑布置,占地面积仅约为传统工艺的 1/10。
水力负荷大:水力负荷可达 23m³/㎡・h,分离区上升流速高达 6mm/s ,产水率高。
节约药剂成本:借助污泥内循环,可节约 10% - 30%的药剂投加量。
排泥浓度高:排泥浓度一般可达 20g/L 以上,有效减少水量损失。
沉淀工艺 | 适用条件 | 主要优点 | 存在不足 |
---|---|---|---|
机械絮凝池 | 水量变化大的水厂 | 水头损失小;絮凝效果好;能适应水量水质变化 | 机械装置加工困难,维修量大 |
网格絮凝池 | 水量变化不大的水厂;单池处理水量较小 | 絮凝时间短;絮凝效果好;构造简单 | 水量变化影响絮凝效果 |
折板絮凝池 | 水量要求变化不大 | 絮凝时间短;絮凝效果好 | 构造复杂;抗冲击负荷能力较差 |
回转式隔板絮凝池 | 水量大于 3 万㎡/d;要求水量变化小 | 絮凝效果较好;水头损失较小;构造简单;管理方便 | 出水流量分配不均匀 |
往复式隔板絮凝池 | 水量大于 3 万㎡/d;要求水量变化小 | 絮凝效果较好;构造简单;施工方便 | 絮凝时间较长;水头损失较大;转折处絮粒易破碎;出水流量不易分配均匀 |
平流沉淀池 | 一般用于大、中型水厂;原水含沙量大时,作预沉淀池 | 可就地取材,造价低;操作管理方便,施工简单;适应性强,潜力大,处理效果稳定;带有机械排泥设备时,排泥效果好 | 不采用机械排泥装置时,排泥较困难;机械排泥设备维护较复杂;占地面积大 |
斜管沉淀 | 宜用于大、中型水厂;宜用于旧沉淀池的扩建、改建和挖潜 | 沉淀效率高;池体小、占地少 | 斜管/板耗用材料多,且价格较高;排泥较困难 |
高效沉淀池 | 适用于大、中、小型水厂;适用于低温低浊原水;适用于高浊度原水 | 絮凝时间短;絮凝效果好;沉淀效率高,占地少;能适应水量水质变化;水头损失小;带有机械排泥设备,排泥效果好 | 机械装置,维修量大 |
微污染水深度处理:在供水领域,可替代传统的混合池、反应池、沉淀池。如天津津滨水厂,以引滦水为主、黄河水为应急水源,水源属于微污染水,经 “预臭氧 - 高效沉淀池 - 砂滤池 - 臭氧接触池 - 生物活性炭滤池 - 清水池 - 送水泵房” 处理流程,使出水水质达到《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》(GB 5749—2006) 。
污水深度处理:在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和新建高排放标准项目中优势明显。石家庄市桥东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,通过 “粗格栅 — 进水泵房 — 细格栅 — 沉砂池 — 初沉池 —AAO 池 — 二沉池 — 曝气生物滤池 — 高效沉淀池” 工艺流程,使出水水质由《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》(GB18918—2002)二级标准提升至一级 A 标准 。
工业废水预处理:作为工业废水预处理工艺,水力负荷和污染物去除率更高。绍兴污水处理厂处理印染工业废水,经 “格栅及稳流池 - 调节池 - 高效沉淀池 - 酸化水解池 - 曝气池 - 沉淀池” 处理,出厂水水质从《污水综合排放标准》(GB 8979—1996)三级标准提升至二级标准 。
排泥水处理工艺:可用于排泥水处理系统的重力浓缩工序。天津市新开河水厂排泥水系统采用 “污泥调节池 — 高效沉淀池 — 污泥均衡池 — 离心式脱水机” 流程,实现有效处理 。